【推荐】中国撤资英国1700亿核电项目,却被说“技术不行”,真相究竟如何-中英核电00几代号是多少

2016年9月一则消息引起众多国人的关注,中英法签署了联合投资"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

该项目一度被西方认为是

中英“黄金时代”的到来。

如今"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遭遇投资危机,西方媒体频繁传出中国即将撤资的消息,英国媒体认为这是中国的“复仇”。

但是国内官媒却没有相关信息传出,那么中国撤资这事儿是真是假?英国核电项目怎了?今天我们来一探究竟。

欣克利角C核电站项目怎么了?

2016年9月29日,

在英国首都伦敦,举行了一件让国人倍感骄傲的事儿。

中国的中广核与法国的法国电力集团正式和英国签署了核电项目的合作与投资协议,

英国还签署了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的收入及投资保障等政府性协议,在此次会议上,各个公司顺利完成了股权交割。

欣克利角C核电建设在英国萨默特郡,整体建设工程由中国负责,

该核电机组采用的欧洲第三代原子能反应堆技术。

这项技术是由法国法马通和德国西门子核电部门合并成立的新公司-法马通先进核能公司开发的,

也叫EPR系统。

EPR系统全面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性,比采用的第二代核电机的日本福岛核电站组多加装了一层安全壳,

EPR系统整体采用双层安全壳设计

,将核泄漏的可能降至最低。

同时对核电系统进行简化,提高整套设备的降温储水能力,水箱的水采用非能动流入,可以随时淹没核熔融物,防止系统发生故障时,核堆芯缺乏水降温,导致核泄漏。

最关键的是EPR系统,辐射防护水平极高,国际标准是每个人最高承受辐射量是1人希弗特/堆年,但是EPR系统防护能力能达到为0.4人希弗特/堆年,减少了一半还多。

考虑已知核事故都是人为操作导致的。

尤其是日本福岛核事故,

由于决策者的愚蠢和失误导致核事故逐步升级

,从小事故拖成重大事故,造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二次重大核事故。

所以EPR系统设计时,就很有预见性地大面积的采用先进数控技术,加装人机接口,让人和机器一起监控,大幅降低因为人为或者设备故障导致核事故的概率。

EPR系统还在核电机组效率上进行了升级,可以采用MOX燃料。

MOX燃料是一种含钚核燃料,可以简单理解为铀燃料在核反应堆后的废料,新的机组用完核燃料后,可以继续用“核废料”继续发电,

这样做可以大幅降低发电成本,提高发电效率,

核燃料的利用率最高可提高22%。

采用EPR系统的第三代核电机组比第二代发电机组,发电成本最少降低10%,而且核废料大幅减少。

欣克利角C核电已经在2019年启动,计划首台机组将在2025年并网运行,整个核电机组建成后将可大面积的提供低碳电力,预计将有600万用户将因此获益。

不过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只是英国核能计划的一小部分。

在2008年英国政府首先发布了《气候变化法案》

,促使英国在205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降低80%,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英国同年发布《核能白皮书》,重启核电项目。

英国为了推动本国的核电建设,开始通过降低税率、建立投资基金、加大英国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参与度,吸引任何有能力的国家都可以去英国投资建设核电厂。

不过相关企业也将自己的核电的相关技术拿到英国评审,评审通过后,才能参与英国的核电项目。

参与的企业除了上述提到的法马通的EPR以外,还有美国西屋的AP1000核电技术;加拿大坎度能源公司的ACR1000核电技术;以及通用日立的ESBWR技术;还有中国的“华龙一号”

华龙一号”在2020年年初已完成多次审核,到了终审阶段。所以英国的布拉德韦尔B核电项目有意使用“华龙一号”核电机组。

为了获得国外对我国核电企业和项目的认同,在新冠疫情肆虐英国时,中国广核积极做好疫情防护措施的同时,继续推动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的建设工作。

2020年6月中广核集团公布相关信息,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2号反应堆厂房的筏基9000立方米混凝土浇筑工作已经按时完成,进入主体土建施工阶段

但西方媒体却鲜有报道,

主要原因是法国电力集团宣布欣克利角C核电站建设工作延期,建设预算也会提高。

导致延期的原因并非是疫情拖累,而是法国设计时没有仔细勘察当地地理环境,因为当地土壤过软,导致地基可能存在不稳,需要加钱加固。

同时英国核电管理机构要求项目承办方增加一套非数字化的控制系统,所以欣克利角C核电的建设进度将会延后,

并且建设成本将会上浮20-30亿英镑

在欣克利角C核电的建设期间,中英关系出现恶化。先是香港发生暴乱,英国政府多次干涉,同时英国宣布禁用华为,让两国关系再次蒙上阴影。

随后英国《每日邮报》报出,

中国广核集团考虑撤出欣克利角C核电的项目。接着一些英国媒体加油添醋地认为,中国会为"华为事件"对英国展开报复。

不过鄙人查阅了官方消息和中广核集团的官网,并未出现上述事件。

可以确认这又是西方媒体的恶意炒作,企图让不知真相的外国人民加深对中国的误解。

因为早在2018年美国能源部就发布了《美国对中国民用核能合作框架》,

并对外宣称是为了防止中国非法获取美国民用核能技术,并多次阻止中国在英国核电项目,

所以此次事件的背后推手是谁?我就不再过多揣测了。

中国会“恶意”退资报复英国吗?

中国广核集团继续推动“华龙一号”在英国的审核工作,而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是法国电力集团牵头的项目。

中广核某高层曾说,中广核与法电集团在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展开合作,主要是希望借此机会,

将“华龙一号”技术,引入布拉德韦尔B核电项目,让中国核电在英国立足。

因为英国能够采用中广核的核电技术,将会为中国核电的全球化铺平道路。

中国的“华龙一号”的技术十分先进。

整套技术是由中国核工业集团的ACP1000核电技术,和中国广核集团的ACPR1000+核电技术融合而来。

中核的ACP1000是从我国引入法国法马通M310核电机组后,升级的国产改进型CNP1000核电机组的基础上,

并对日本福岛核事故和美国三里岛核事故经验进行充分吸收后,借鉴了西屋AP1000的部分核电技术和设计理念,自主研发得来的。

而ACPR1000+则是在法马通M310核电机组的国产另一改进型CPR1000的基础上,

吸收和借鉴了法马通EPR的设计思路和相关经验,升级而来。

随后为了整合相关技术,中核和中广核联合国内多所高校和科研单位,并

借鉴了俄罗斯的第三代核电技术VVER的相关技术,最终开发出“华龙一号”

“华龙一号”在自家核电技术的基础上,吸收百家之长,开发出的第三代+的核反应堆。

堆芯设计由法马通M310的157个燃料组件升级成177燃料组件,反应堆功率提高了10%左右。

“华龙一号”还采用了和EPR核电机组类似的双层安全壳设计,核熔堆事故保护技术也参考了俄罗斯VVER和美国AP1000的相关设计,说是最安全的三代核电机组不为过。

整体来看中国核电技术已经处于先进水准,后发优势明显,所以我国想借此机会拿下拉德韦尔B核电项目,打开格局。

但是英国人的矫情也是出了名的,内部纷争不断,英国目前在建的核电项目,都受到了影响。

2020年9月16日,日本日立集团放弃了在英国在建的核电项目,整个项目涉资达到210亿英镑。

英国人立马甩锅给日本,有媒体爆出说:英国官员计划恢复该项目,但是日本的管理层却视而不见。一向爱跪舔英美的日本,为何要放弃英国的核电计划?

英国发布《核能白皮书》以后,日立花费近60亿人民币收购了英国核电公司,意图分一杯羹。

日立完成收购后又投入近130亿人民币,推动英国核电站的发展计划。

但是在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导致英国政府对日本核电技术并不信任。

因此在2017年前后,日立虽然获准得到了位于北威尔士的核电项目。

但是英国政府勒令日立要在核电安全方面进行全方面升级,

提出的要求导致这个项目的建设成本飙升了1.5倍。

所以日立的会长亲自访问英国,希望英国政府能够分担部分建设费用,或者提高电费弥补核电站的建设成本,但是均遭到了英国方面的拒绝。

最终日立无奈放弃英国核电项目,亏损了22亿英镑,股票也受到影响,也让世界各国在英国的投资比较谨慎。

而在日立之前,日本东芝旗下的核时代公司,早在2018年就宣布放弃了英国坎布里亚郡的核电项目。

和日本项目相同的事儿,是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也被英国政府肆意干涉,当初该项目是中、英、法三家参股。

但是英国这一届政府对华带有强烈的偏见,竟然批准了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的中资股份的转移干预权。

这意味着中广核要出售股权,要看英国的眼色,并且卖给谁他们说了算,这样很容易被压价。

当初中英签订的

投资保障政府性协议,在英国人眼里就是放屁,所以

中广核立马提出申诉,却基本被无视。

接踵而来的就是各种环评检查、安全检查、项目检查。

当英国宣布禁用华为5G以后,不允许中国的工程人员使用华为的通信设备,并且随时来检查,导致核电项目的施工进度受到严重影响。

所以

中广核无奈宣称,有意从英方的核电站项目中撤资

。这一下确实吓坏了英国人。

英国很早就声称要在2025年之前,关停所有的火力发电站,在2030年前后实现清洁能源占英国总能源的40%以上。

英国要实现自己的豪言壮语核电项目十分关键,但是因为疫情影响,英国财政雪上加霜,

无力单独承担核电项目,此时刁难中国企业,就是砸自己的饭碗。

日本企业率先退出,如果中广核再退出,意味着英国的《核能白皮书》基本破产,

但是中广核至今没有类似消息传出,基本可以确定高傲的英国人低头了。

中国核电技术未来走向何方

从2015年“华龙一号”首次落地福清开始,

陆陆续续有多台“华龙一号”开始了投产,意味着“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顺利实施。

但是“华龙一号”只是我国核电项目的开始,我国第四代核电站的相关研究工作已经完成,

并且已经完成了全球首座具有第四代核电特征的核电站的建设工作,该电站位于山东省荣成市,并于2017年投产。

第四代核电技术的相关概念是由美国能源部在1999年提出的,并具有可持续利用、清洁、安全、经济四大方面的优势。

基于这四个方面,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

已经开发出高温气冷堆、超临界水堆、熔盐堆等相关设备。

大幅提高了设备安全性和发电效率,并可以采用模块化方式建造,核电站的建设周期大幅缩短

目前在第四代核电技术的开发工作,中国已经走在前列。

但是我国再接再厉,在核聚变发电技术也取得进展。

2020年底,中核集团在成都建造的新一代“人造太阳”,实现放电,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的大型先进托卡马克装置“环流器二号”在核聚变技术上又一突破。

就在今年5月份我国中科院下属的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东方超环(EAST),

成功实现了可重复的核聚变技术,在1亿度环境,维持了101秒,1.6亿维持了20秒的壮举。

这意味着我国对核聚变技术的可控性实现突破,并打破世界纪录。

核聚变发电技术和现在的核电站完全不同,可以同时实现两次发电,

第一次是核聚变产生的离子束,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

第二种是核聚变产生的红外线冲击附近的金属板,让金属板的电子散出形成电流,核聚变发电效率极高。

所以我国很早就开始了核聚变发电技术的

三步走策略:第一步核聚变技术实现突破—第二步核聚变工程实现落地—第三步核聚变发电站投入使用。

目前我国计划在2035年至2050年,完成核聚变的相关技术储备,建设我国首台发展聚变电站,让我国在能源领域取得绝对优势,打破西方的能源霸权。

以后外国人再说中国人技术不行,那只能说他们的已经迷失在自己曾经的辉煌当中。

影象测量仪

光学测量仪器网站

OGP影像测量仪

自动测量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