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雪峰的投资修行
来源:雪球
中国太平继续下跌,我心更欢喜。
目前价格对应今天动态的PEV=0.47倍,对应今年年底PEV=0.43倍。
是什么原因导致大家对中国太平如此悲观?
原因我认为有两点:
1、杠杆过高
2018年年报显示,太平人寿总投资收益大概为253亿,总资产5361亿。
净资产是多少呢?
才362亿。
总资产/净资产=14.8倍,相当于上了13.8倍杠杆。
这个杠杆是怎么上的这么高的呢?
主要原因就是保费增长太快,而利润释放太慢,导致净资产增长速度严重跑输保费增长。
但是作为保险公司来讲,不能因为这样就放慢业务发展的步伐啊。
于是,分红是万万不能的,而且还必须向市场融资。
2、投资段表现不佳
方正证券的研报数据是:
2018 年公司总投资收益226 亿港元(YoY+4%),总投资收益率3.9%(YoY-0.6pct);其他综合收益-89 亿港元,同比减少154 亿港元,导致综合投资收益率同比-3.4pct 至2.4%。
总之就是很惨,2018年实际投资收益大幅低于起内含价值的投资假设。
基于以上两个大众看到的表象:1、分红极少 2、投资收益率低。很多投资者认为中国太平的业务质量极差,估计内含价值水分很多。于是PEV估值给的越来越低。
我只能说:他们是错的。
杠杆过高是怎么形成的,前面已经阐述过了。这不是缺点,反而是优点。分红少和杠杆高的原因都是同一个:保费增长太快净、资产增长相对落后。
投资收益率低,2018年是市场的原因。2018年之前,我还没来得及仔细研究。
现在的中国太平,我认为跟一个基金公司跟投的基金很像。
基金公司收了1380万基民的钱,自己跟投100万。然后拿着1480万去做投资。
投资组合以债券为主,股票和其他投资品为辅。目标是做到5-5.5%年化收益。
同时还在不断的做营销,吸引更多基民投资。而基金公司所收的管理费则继续跟投到这只基金中。但是这个管理费的收取,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并不是像普通基金公司立刻收取2%的管理费。
而这个管理费收到手的概率很大,于是通过5-5.5%的投资收益假设、11%的折现率折现到今天,变成了新业务价值。新业务价值+经过调整的净资产,就是当下的内含价值。
这只基金跟普通基金还有些重要区别:
1、如果投资亏了,先亏自己的本金
2、杠杆基本上永远不会被平仓。原因是投资以债券为主,股票为辅。相当于一个预期收益率5-5.5%的保本基金。另外一个原因是保险合同决定了这1380万基民的钱,大多数都是未来10多年陆续往回拿,不存在基金清盘线。
一句话总结下:当下的中国太平,相当于一个基金公司跟投100万,且有125万未确认管理费、总资产1480万的保本基金。基金不设清盘线,但如果亏本,先亏基金公司的钱。
而这家基金公司现在105万就卖给你(PB=1.05),如果是你,你愿意买这样一家基金公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