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00亿能干什么?
可以买三十几辆黄金游艇,又或者数十幅《蒙娜丽莎》那样的世界名画。
美国等国家联合用它来发展国际空间站,而我国研发空间站用的钱,连这些零头都不够。
在2024年之后,国际空间站就将会退役烧毁在大气层中,而我国的天宫空间站也将于2022年正式建成。届时,中国将会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在轨空间站的国家。
空间站的研发是一件大事,举一国之力很难研制出像样的空间站。
在美苏冷战期间,两国就曾搞过航天事业竞赛,在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先一步登上月球之后,苏联想要从其他方向来证明自己的实力,于是便开始大肆发展太空空间站事业。
从1971年4月19日开始,
苏联前后发射了7个“礼炮”空间站
,其礼炮一号更是达成了人类史上第一个太空空间站的成就,不过说到底,作为第一个研发空间的国家,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礼炮系列前五代空间站都只有一个对接口,只能对接载人航天飞船将宇航员和部分物资送上太空,不能进行空间站和货运飞船的对接。
因此宇航员往往待不了多久就会返航,而礼炮六号和七号除了设有对接载人航天器的对接口外,还有对接货运飞船的对接口,这样一来就不用担心资源补给的问题了,人类终于可以在太空中长期逗留。
在礼炮七号空间站上执行长期任务的三名宇航员,更是一举创下了237天的太空飞行生活记录。
同时期的美国自然不甘落后,连夜拟定“天空实验室”计划,天空实验室要比礼炮系列所有的空间站都要大,并且技术相对成熟,前后有三批美国宇航员分别进入空间站工作。
在执勤期间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进行了
270多项科学实验
。
但是美国人的野心远不止于此,在“天空实验室”计划中,美国计划在空间站服役期间研发出可回收利用的航天飞机,以此来达到空间站更加长久地使用,这样一来就可以远远地将苏联甩在身后,不过航天飞机的研发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直到1979年,天空实验室烧毁在大气层中,美国也没能研发出航天飞机。
可见航天事业的发展并不容易,不然美国之后也不会联合其他诸国一起研发国际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的研发并不只是技术上的欠缺,还有很关键的一点是资金不够,不管是建造本身还是后期的维护费用,消耗的资金量都是非常庞大的。
据统计,截止到目前为止,
国际空间站所消耗的资金已经超过了1600亿美元
,
换算成人民币足足有12800亿,购买十多辆劳斯莱斯了
。
我国在那时也想参与国际空间站的研发,但是以美国为首的许多国家,并不同意让我国参与其中,担心中国掌握航天事业中的核心技术,屡次将我国拒之门外。
不过这倒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从原子弹到光刻机,哪一项不是美国干得好事,动不动就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
不过中国人总是能够创造出奇迹的,有被针对的时候,就有被仰望的时候。
中国人不怕困难,独立进行空间站的研发。
有了苏联礼炮系列空间站和美国天空实验室的经验教训,从发射卫星,到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再到天宫一号、天宫二号的对接测验,然后又是天和核心舱的发射,中国空间站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成功。
值得高兴的是,我国建造空间站所消耗的资金,可是远低于国际空间站。
天宫空间站的造价仅有30亿人民币
,就算加上前期的研发投入也才几百亿人民币,几乎用不了国际空间的零头,我国的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有什么不同吗?
除了参与研发国的数量不同以外,我国的天宫空间站在形体上,要比国际空间站小得多。
国际空间站长度大约在109米左右,宽度达到了73米,站内空间足有916立方米,重量也差不多有420吨重
,是个十足的大家伙。如果拥有合适的光照和角度,我们就算站在地球上也能看见它。
而天宫空间站就小很多了,关键的
天和核心舱长度只有18.1米,直径差不多4.2米。两个实验舱的大小相同,其长度为14.4米,最大直径大概4.2米左右,重量也只有60吨左右
。
小巧的体型是天宫空间站造价低的关键,但并不是唯一条件。
在苏联的礼炮计划中,礼炮系列的空间站经常在太空出现意外。
苏联载人飞船联盟10号和礼炮一号的对接过程中,飞船的对接舱口就很不巧地发生了机械故障,任凭宇航员再怎么努力也没办法成功对接,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尝试进入空间站就这么失败了。
不仅如此,联盟11号虽然成功与礼炮一号对接,但是在离开时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双方之间解除对接状态的时候,返回舱的控制压力阀门被火箭点火时的震动震开了,当时的宇航员毕竟还是新手,不知道这其中巨大的安全隐患。
飞船内外巨大的压力差,使得飞船中的气体迅速地流失,
仅短短34秒的时间,飞船内部就达到了近乎真空状态
,宇航员们在真空状态下五秒内就窒息昏迷了,昏迷状态下的宇航员自然不会感觉到自己身体里的血液“暴沸”。
人体中的血液几乎不含杂质或者气泡,在飞船失压后,宇航员身体中的气压远大于外界气压,血液瞬间达到沸点,全身血液都会达到一种沸腾的状态,在血管中甚至还会发生爆炸,这种痛苦真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
苏联作为进行空间站研究的第一个国家,遇到的困难自然也是最多的,能够不折不挠地进行太空探索,这种精神还是值得学习的。但是如果太过急于求成,肯定会犯很多不该犯的错误,也难免成为后人的反面教材。
美国的天空实验室,就没有遭遇太过严重的事故,而我国在航天事业方面,一直都是稳中求胜的思路,在地面会做好应对一切问题的解决方案。
虽说科研但道路上总不会一帆风顺,但我们会先保证宇航员以及科研人员的生命安全,毕竟只要留得青山在,就不怕没有柴火烧。
相比国际空间站,我国空间站小巧却又五脏俱全,不仅消耗的资金很少,各项性能也更加稳定。仔细想来,
我国一直都秉承着花小钱办大事的传统
。
美国在军事领域总会不惜花巨大价钱去研究先进的武器,上世纪90年代,美国还提出了“网火导弹武器系统”。这种系统主要为了代替士兵完成小规模冲突中,对防守区域以外目标的侦查和打击任务,但是这种武器的设计思路太过超前,美国并不具备研发这种武器的实力。
但是令人出乎意外的是,这款武器在多年后,被中国制作出来了,
我国制作的“多用途战术精确打击系统”
,在第15届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上博尽了眼球。
单靠这一装备,就可以实现侦查、指挥、打击和评估等多项功能,几乎是将好几个部门的任务集结在一个系统上。装备一经亮相,就有不少中东大佬被它优异的性能折服,纷纷求购,而提出这一装备设想的美国,更是惊掉了大牙。
美国每年投入在军事领域的资金多达7000多亿,而我国所用的资金甚至不足他的三分之一,但是却做到了美国做不出来的武器系统。
这种事情并不是偶然,而是我国实力增强的体现。
除了这个“中国网火”,还有美国正在进行试验的电磁炮,也被我国抢先做出来,以及我国在国庆阅兵中亮相的
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
,美国也仅仅是想想而已。
明明美国投入的资金那么多,但却经常被我国赶在前面研制出来,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真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不过这其中很关键的还是在于,美国大多数研发机构都是私人企业,跟军队之间只是合作关系,属于只要你给我足够的钱,我就好好干的类型。
因此美国在军事化领域的研发方面,往往需要掏出比我国国企军工业多出几倍的钱,才有可能进行研发生产。
不过我国本就一贯履行花小钱办大事的原则
,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的八路军同志们小米加步枪,硬是在和日军飞机坦克的作战中,一次又一次地取得了胜利,沿用至今,就是会一步一步地突破其他国家的技术封锁。
也难怪荷兰的光刻机公司,会担心中国用更低的造价造出更先进的光刻机,来抢夺他们的全球市场领先位置。
天宫空间站即将全面建设完成,虽然后期维护等工作都将会面临持续的经济消耗,但是这些投入一定是值得的,
据说在航天领域中每投入1美元,就可以获得7美元的收益
。
中国航天事业未来也一定是充满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