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实力失衡!侯友宜:1992年大陆GDP仅是台湾2倍,现在则是22倍-1992年黄金多少钱一克

如果您喜欢本篇文章,劳驾点击右上方的

“关注”

以增加您的阅读体验,同时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前言:

在最近的一次座谈会上,中国国民党的大选参选人、新北市长侯友宜,以事实对比的方式揭示了大陆和台湾两岸间日益扩大的实力差距。

他引用了令人触目惊心的数据:1992年,大陆GDP只是台湾的2倍,而到了2022年,这个数字已经激增至22倍。这一事实是警醒,也是警告,但更是启示。

一、两岸差距越来越大

6月19日,侯友宜在台湾大学发表演说,回顾了自己的从警历程,也阐述了自己的施政理念。当谈到两岸的经济发展时,

侯友宜表示在三十年前,大陆的GDP只是台湾的2倍,而现在已经是台湾的22倍。

在侯友宜口中,历史是一面镜子,它映照出两岸曾经的平等和差距,也揭示出他们走向何方的选择。

1992年,大陆和台湾的GDP差距并不显著。

当时的台湾正处于经济繁荣的顶峰,大陆则刚刚启动改革开放,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可是,时间一晃而过,三十年后的今天,两岸的经济实力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陆的崛起得益于决策者的前瞻视野和大胆决策。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如同一声春雷,唤醒了整个国家,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自那以后,大陆的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年均GDP增长率稳定在10%左右,

至2010年,大陆的GDP总量已经超越了日本,稳坐世界第二的宝座。

仅仅十二年后,即2022年,大陆的GDP总量已经接近美国的80%,实力愈发强大。

但在同一时间段内,台湾的经济表现却显得黯淡无光。政治的内斗和选举的利益至上,把台湾推向了困境。

民进党执政下的台湾,因为蓝绿的恶斗、族群的对立和选举的短视,使得台湾的经济从高峰一路下滑,其GDP占大陆的比例从1992年的50%下降到了2022年仅剩的4%。

就是这4%,还是有赖于大陆的扶持,2022年度台湾的GDP大约为7626亿美元,而当年度仅大陆从台湾进口商品就高达2380亿美元。

二、台湾优势丧失

台湾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享受经济繁荣。

它的快速崛起,不仅因为其自身的产业优势和地理位置,还因为在战后初期,大陆在长期的战争和政治动荡后,经济几乎瘫痪,从一穷二白开始建设新中国。而中国当时几乎所有的黄金和外汇储备都被蒋氏父子带到了台湾。在大量的资金扶持下,

台湾的经济得以迅速发展,成为了亚洲四小龙之一。

但是这种依赖资本堆积起来的发展模式并不能永续。虽然在短期内,台湾得以快速崛起,但在长期发展中,这种模式的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

当大陆开始自身的改革开放,以自我力量崛起时,台湾却找不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开始陷入了停滞。

相反,大陆的发展则是从内生力量开始的。90年代,结束了长期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冲突后,大陆开始着力于经济建设。

这个时期,大陆经历了真正的改革开放,这场以市场化为方向的改革,让大陆逐渐崛起,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让侯友宜发出感慨,再这样下去,台湾的发展不知道要差大陆多少个“22倍”。

三、统一才是出路

尽管两岸之间的实力失衡越来越明显,但中国的期待始终是和平,而非战争。中国始终希望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两岸间的问题,而不是通过对抗或冲突。

中国的崛起并不是对台湾的威胁,而是为两岸带来新的合作机会和发展空间。

无论是对大陆来说,还是对台湾来说,和平的环境都是最有利的。

台湾和大陆,分隔两岸,却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同源同文的文化。未来,只有两岸融为一体,共享资源,协同发展,才能拥有更大的机会,更广阔的舞台。

统一并非是单向索取,而是双方融合,互利共赢。大陆的强大可以为台湾提供更多的资源,更大的市场,更多的发展机遇。反过来,台湾的繁荣也会推动大陆的发展,丰富大陆的文化,促进两岸的共同繁荣。

尤其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两岸统一不仅有利于台湾和大陆的内部发展,也有利于在国际社会中更好的维护两岸的共同利益。

例如,面临全球化的经济竞争、地缘政治的压力以及环境保护的挑战等问题,两岸共同面对、共同解决,将更具效率和力度。

总结:

侯友宜所表达的数据,既是对台湾的警醒,也是对两岸关系的深度反思。

两岸实力的失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台湾经济政策的深刻反映。对于台湾来说,要反思的不仅仅是经济实力的落后,更应思考如何借助大陆的崛起,寻找到一个共同发展的道路。

OGP影像测量仪

影像测量仪器

影象测量仪

影像测量仪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