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银行被罚!处罚原因首次出现-小贷公司监管风险

近期针对

商业住房“零首付”“假按揭”“假首付”

违法违规行为的罚单陆续出现。

7月1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贵州都匀农商行因重大关联交易未按规定进行审查审批、

违规发放“零首付”商业用房购房贷款

,被黔南银保监分局罚款

50万元

;中信银行萍乡分行因向

未竣工验收的商业用房发放“假按揭”“假首付”贷款

,被萍乡银保监分局罚款

5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项行政处罚都涉及

商业用房

相较于以往

“违规发放‘零首付’个人住房贷款”

的违法违规行为,贵州都匀农商行

“违规发放‘零首付’商业用房购房贷款”

的违法违规行为尚属首次出现。

同样,针对“

向未竣工验收的商业用房发放‘假按揭’‘假首付’贷款

”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也属首次出现。此前,多地银保监局、银保监分局对类似违法行为进行过处罚,处罚案由为“

向未竣工验收的商业用房发放按揭贷款

”。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

商业用房贷款

是指银行向购买各类型商业用房的自然人发放的贷款。与一般个人住房贷款相比,商业用房贷款风险更高,因此适用相对

较高的首付比例和放款条件

。一般而言,商业用房贷款

首付比例不低于五成

,且

需要在商业用房竣工之后发放

董希淼指出,如果违反相应规定,将可能

增加商业用房贷款的风险

,影响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监管部门对相关违规行为进行处罚,有助于银行树立审慎经营理念,依法合规发展业务,更有效地防控信用风险。

《中国银行保险报》梳理发现,2023年以来,

多地银保监局针对“零首付”等发布风险提示

北京银保监局提示,要警惕一些不良机构或平台在营销过程中混淆概念,以

“免息”“零首付”

等说辞隐瞒实际息费成本的行为。

浙江银保监局提醒,消费者要理性

算清“零首付购房”得失账

,所谓“零首付”表面上缓解了首付款压力,实际却承担了大量额外成本。

浙江银保监局介绍,一般情况下,中介机构会

先行垫资以虚高房价协助购房人购得房产

。同时,通过新注册或受让企业等方式,

将购房人“包装”成个体工商户或小微企业主

。再协助伪造虚假交易背景、账户流水等材料,

“帮助”购房人向银行机构申请经营贷和信用贷

,所获资金用于支付中介前期垫资款及高额手续费。此外,中介还会诱导购房人以该房产做第二次、第三次抵押,获取民间借贷资金,中介再次获取手续费。

实习记者 杜肖锦

编辑 韩业清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服务好

影像测量仪仪

上海影像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