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跌去3个月涨幅,三天28只债券产品发行紧急喊停!背后是啥逻辑?-中银取消基金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最近,有投资者发现,自己买的债券基金,两天竟然跌去了三个多月涨幅!债券市场暴跌的同时,也波及固收类的理财产品。

近日,股市经过回调后大有触底反弹的迹象,而相对稳健的债券市场却开启惨跌模式,大面积银行理财产品受到波及净值下跌,各机构面临巨大的赎回压力。数据显示,截至11月16日,市面上超1000只债券基金11月以来的回报率为负数。11月以来,已经有46只债券取消或推迟发行,本周前三个工作日有28只债券喊停了发行。

市场人士分析,本轮债券市场的回调有政策面、资金面和情绪面的多重影响,而央行也在近日以实际行动释放市场流动性以缓解市场情绪。

债市暴跌,两天跌去三个月涨幅

11月11日起,债券市场开始出现急跌,11月14日跌幅加剧,创下债市6年最大单日跌幅,利率债各期限均大幅上行。有机构分析指出,受上周疫情防控优化政策二十条和房地产金融支持十六条政策的影响,支撑债市的基本面因素动摇,市场恐慌情绪集中释放。值得注意的是,底层为债券的债基、银行理财受债市下跌影响,纷纷出现较大跌幅。

债券市场近日大幅波动引发投资者关注。从11月11日起,债券市场开始出现急跌,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普遍上行2-4bp,10年期国债活跃券“22附息国债19”收益率上行3.25bp报2.7350%,而在11月14日收盘10年期国债期货活跃券220019收益率单日上行10BP至2.84%。

Wind数据显示,11月14日当日,有多只纯债基金单日净值跌幅逼近1%。同时,3002只纯债基金(不同份额未合并)中,2354只纯债基金当日收益为负,占比达78.41%。

底层为债券的债基、银行理财也出现较大回撤。据粗略测算,上周四到本周一,中长期纯债基出现了平均0.33%的回撤,而中位数在0.35%。11月15日,全市场中长期纯债基金平均下跌0.09%。

11月14日,纯债债基指数下跌0.26%,11月15日,再度下跌0.1%。从债券基金的表现看,部分债券基金甚至一天跌去几个月的涨幅。

根据Wind数据,截至11月16日,市面上共计1168只债券基金(中长期/短期/混合债券一级基金),有1001只债券基金11月以来的回报率为负数。

有投资者发现,自己买的债券基金,两天竟然跌去了三个多月涨幅!

一位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负责人表示,受本轮债市调整影响,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所投资的债券等资产价格下降,导致理财产品净值回撤。

以广银理财固收类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为例,据广发银行APP数据显示,“广银理财添利6M周期1期”于11月7日出现净值下跌,而11月14日跌幅扩大,净值跌0.35%,单位净值1.0681,跌回四个月前。成立至今,该产品年化收益率为3.45%。

招银理财微信公号15日发文说,2022年11月以来,国内债券市场出现了一定幅度的调整,其中10年国债收益率累计上行近20BP,对应价格下跌约1.65%,1年期存单收益率累计上行近40BP,对应价格下跌约0.36%,上述波动对净值型产品产生较大冲击。

理财产品破净率上升

保本保收益已成历史,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在近期迎来净值大幅下跌。

据方正证券固收不完全统计,11月15日(11月15日较10月末净值表现统计)公布最新净值的近8000只固收类理财产品中,2600+净值下跌。其中,有22只产品净值跌幅超1.00%,跌幅超2.00%的共计4只产品。

(资料来源:方正证券,财联社整理)

值得注意的是,在固定收益类产品中,中银理财管理的“2021年(大湾区-鹏城乾益)中银理财稳富固收增强(封闭式)01期”跌幅最大,跌2.38%。此外,中银理财有另一产品“中银理财稳富固收增强(封闭式)2022094(四季跃动)”出现较大幅度下跌,跌幅2.37%。

债市调整,导致大量配置债券的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出现波动,甚至“破净”。

根据国盛证券固收团队统计,近期理财净值回撤,破净比例上升,不过显著低于3月水平。11月14日,理财产品破净率4.31%,较上周五增加0.52个百分点,银行理财净值波动增加了赎回压力。

部分市场人士将本次下跌直呼为“第二轮下跌潮”。第一轮下跌潮是今年3月份,由于股票市场调整,引发理财产品出现大规模破净,3月份全市场有3600只银行理财产品录得负收益,破净(累计净值在1以下)银行理财产品达到1200只,破净的产品占总产品数量超过13%。

11月以来46只债券取消发行

流动性紧缩预期,债券二级市场悲观情绪正向一级市场快速传导,债券发行取消或推迟公告接踵而至。

11月16日,国都证券公告,原定于11月15日-16日发行“国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由于簿记当天市场情况波动较大,经有效认购投资者及簿记参与人同意,发行人决定取消本次发行,后续发行计划将另行公告。

根据同花顺统计,除了国都证券之外,16日还有8只债券取消或者推迟发行。

同日,张家港市城市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发布2022年度第三期超短期融资券取消发行公告。上述债券发行金额4亿元,拟定于2022年11月14日至11月15日发行。对于取消原因,该公司表示是由于近期市场波动较大。

根据同花顺统计,11月以来,已经有46只债券取消或推迟发行,涉及金额高达421.3亿元。本周以来取消和推迟发行的迹象出现加速,前三个工作日有28只债券喊停了发行,涉及金额328.3亿元。

“近期企业取消或推迟发行的情况确实有所上升,主要是成本问题。此前市场的流动性较为宽松,一些资质较好的公司发债成本多集中在3%左右,有些甚至可以去到2%,现在的情况则出现逆转,票面利率出现明显的上升,这让一些企业感觉到一定的压力,特别是债期较长的企业,因此采取暂时取消或者推迟发行的方式,观察一下情况再定。从目前来看,宽松的货币政策短期内不会转向,后续企业发债还会重回轨道。”华南一家私募基金的负责人表示。

下跌原因:政策面+资金面+情绪推动

对于本次债券、基金等产品下跌的主要原因,一些市场人士认为,有对降息降准的预期落空的政策性因素 ,但更多的是情绪推动。

博时基金指出,此轮调整和历次债市走熊的高久期高杠杆有本质区别,而是政策突变容易引发估值面和情绪面的冲击。

平安基金表示,债券市场波动主要由以下因素导致,资金面叠加政策面的双重压力。资金面上,11月份以来,资金面持续紧张,隔夜利率逐渐向OMO利率收敛,市场担忧货币政策会逐渐收紧。政策面上,近期政策明显向“地产+防疫”不加码方向倾斜,支持房地产市场等使得市场对于未来经济走势的预期发生明显转变。

因此,在利空兑现之下,同时伴随资金紧张与赎回压力,债市出现明显抛售行为,产生恐慌式上行。而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流动性相对更弱的信用债会面临更大的估值压力。

中金固收认为,本轮下跌更多是受情绪推动,存在情绪推动下的超调。债市调整上行幅度已达到近几年的较高水平,尤其是短端利率上行更为明显。中金固收进一步表示,债市目前表现一定程度上与基本面和政策面有所背离,从政策面来看,货币政策基调没有变化,依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资金价格的波动更多是季节性因素影响。近两日债市的大幅调整其实也使做多债券的性价比抬升。

一银行理财负责人则表示,9月以来资金面有所收敛,银行资金融出量减少,非银机构资金流动性偏紧。同时,防疫政策优化、地产支持政策进一步出台,市场对经济复苏拐点出现的预期加强。此外,今年二季度以来债市呈现牛市格局,叠加近期交易情绪大幅波动,市场回调幅度有所放大。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最近一系列积极政策出台,使得整个市场对未来经济预期逐步改善和修复,市场风险偏好在提升。在流动性方面,此前市场也在押注央行会继续降息降准,但是近期央行操作非常稳健,导致市场对于降息降准的预期落空,也导致债券市场的调整。

还有市场人士表示担忧,考虑到债券市场调整仍在持续,未来出现负收益的理财产品可能会继续增加。

中信建投表示,基金赎回引发的抛盘未见结束,利率向下修复有阻力,短期仍需关注资金利率的波动。同时,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第二支箭”和金融稳地产“十六条”等政策频出,支撑利率低位运行的逻辑已然变化,短期或继续调整,应保持谨慎,建议不要轻易搏债市反弹。

央行持续释放流动性缓解市场情绪

债券市场大跌之下,因赎回压力较大,固收基金经理们近日疲于应对卖债。

不少银行理财子公司人士表示,产品净值波动令投资者情绪悲观,他们这几天一直在忙于应对安抚。16日,市场甚至有消息称“有公募基金经理跪在某行理财子公司门口,请求不要赎回”。经求证,上述传言不实,这也反映了当前基金经理面对的赎回压力。

对于后市的操作,东海基金认为,未来市场将重回中长期信用端能否改善的逻辑上,利空出尽后,当下宏观经济和政策组合对债市仍然偏暖,MLF与一年期存单利差收敛,利率上行仍有顶,债券市场的配置价值仍在,可考虑逢低吸纳。

最近债市的波动也引起央行关注,并以实际行动释放市场流动性以缓解市场情绪。

11月15日,央行开展8500亿元1年期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和1720亿元7天期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本月MLF到期量10000亿元,央行续作8500亿元,MLF净回笼1500亿元。

11月16日,央行进行71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00%,与此前持平。今日有8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实现净投放630亿元。

11月17日,央行又进行了13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00%,与此前持平,加之同日有9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实现净投放1230亿元。

同时,在政策层面,11月16日,央行在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加快构建多层次债券市场体系,继续扩大金融债券余额管理和宏观审慎管理试点,推动柜台债券业务发展,为中小金融机构提供多元化的债券投资交易、托管结算等渠道,提升债券市场流动性。进一步完善债券承销和做市机制,增强一二级市场联动,提升债券定价的有效性及传导功能。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继续贯彻“零容忍”理念,加大对债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坚定不移推动债券市场对外开放。下一阶段,将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为巩固经济回稳向上态势、做好年末经济工作提供适宜的流动性环境。

此次债券市场的大幅下跌,也给投资者再次提醒,债券市场不可能保本保收益,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风口财经综合整理,消息来源:新华社、中新社、财联社、上海证券报、界面新闻、21世纪经济报道等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光学测量仪器

测量仪器上海

OGP影像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