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银行给社保基金转账千亿,你的社保金有着落啦-基金转帐

编者按:

国资划转社保的全面推进,不仅又一次做大了社保基金的“蛋糕”,也给国有经济结构的调整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9月25日晚间,两大国有商业银行分别放出一条重磅消息:

工行、农行为全国社保基金注入价值近1200亿的股份!

中国农业银行发布公告表示:本行接到通知,本行股东财政部将其持有的本行股权的10%一次性划转给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持有。

本次划转前,财政部持有农行

137

,239,094,711股A股股份,占本行普通股股份总数的 39.21%;本次划转的股份数为 13,723,909,471股A股股份,占本行普通股股份总数的 3.92%。按照昨日农行3.46元/股的收盘价来计算,这

137

亿股价值超过470亿元。

紧接着,中国工商银行也发布一则提示性公告,同样表示股东财政部将其持有的工行股权10%一次性划转给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持有。

本次划转前,财政部持有工行 123,316,451,8

64

股A股股份,占本行普通股股份总数的34.60%;本次划转的股份数为12,331,

64

5,

186

股A股股份,占本行普通股股份总数的 3.46%。按照昨日工行5.49元/股的收盘价来计算,这123亿股价值超过677亿元。

两大国有银行相继发出的公告,

标志着国有资本划转社保进入了全面推行的新阶段,给逐渐吃紧的社保基金开了一处“活水”,未来可期。

只是开始,远未结束

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是一项讨论、酝酿、准备了很长时间的政策,不仅承担为社保基金“开源”的任务,更肩负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使命。

这个历程大概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政策的探索期。

理论界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探讨社保基金的筹资方法。2001年6月12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减持国有股”的形式开启了开拓社保资金筹资渠道,支持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的帷幕。

当时规定凡国家拥有股份的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发行和增发股票时,均以市场价按融资额的10%出售国有股,收入全部上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同年12月16日,因国有股减持工作过于复杂,且全国社保基金通过财政拨款和海外上市时的上缴等形式已达到相当规模,社会保障资金基本平衡,每年需补充的现金量不大,国务院遂作出了停止通过国内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的决定。

但当时国务院随关上了一扇门,但也打开了一扇窗。表示有关部门将进一步研究,把部分国有股划拨给全国社保,但这些股不是来减持套现的,而是要长久储备起来。可以在需要时,通过分红、向战略投资者协议转让等形式来充实社保资金。

第二个阶段是政策的试点期。

不断加剧的老龄化给社保基金的压力不断增大,2016年多省甚至出现了养老金收不抵支的情况。

“结余的养老金可以支付多久”“未来我的养老金能否足额发放”成为了对社保体系的灵魂拷问。

2017年11月18日,国务院印发《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决定划转部分国企股权的10%弥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

当时,选取了中国联通等3家中央管理企业,中国再保险等2家中央金融机构,以及浙江省和云南省开展试点。但因为利益分配问题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推行较慢,但国家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表。在试点、总结和纠错的过程,让国资划转社保的未来发展脉络清晰可见。

第三个阶段是全面推进期。

9月10日,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推开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工作的通知》,吹响了冲锋的号角,规定中央层面,具备条件的企业于2019年底前基本完成该工作,以“倒计时”的形式倒逼划转工作的推进。

本轮中央层面59家企业划转国有资本总额6600亿元左右。有专家称,按当前200万亿的国资体量,可划转的量应该有将近

十万

亿的水平。

这项政策不仅给逐渐吃紧的社保金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更让中国在世界社保基金承压大环境下,成为一股清流。

骄傲的底气

凝望历史,70年的风雨会让人更加坚定;横向对比,则会衬托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2019年,日本将进入超高龄社会。

为应对劳力短缺,企业开始招聘老人,日本鼓励

终身

不退休,日本某公司对80名65岁以上高龄者入职,开展银发上班族入职培训:

走路、鞠躬、握手全重学。

人到老年,非但不能安享晚年,反而要成为“社畜”大军中的一员。

预计到2067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将占韩国总人口的46.5%,韩国2067年将成老龄化第一国。

对此,韩国计划将退休年龄延长至65岁。

同时,新加坡等国也在宣布了同类政策。

老龄化时代来临是不争的事实,社保基金承压吃紧是各国共同面对的问题。但各个国家应对方式的差别彰显了国家不同的底色。

根据统计局数据,截至2018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数达到2.49亿,占总人口比重的17.9%,且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一边是不断激增的老龄人口,一边是社保费率的下降,面对如此局面,中国必须给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方案。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这种间歇性袭来的普遍焦虑,中国独有的国资划转制度给出了最佳答案。

已有的充分的战略储备,先进的制度探索与保障,共同给社会保障体系保驾护航。不论从初始来源、财产性质还是目的作用上来讲,国有资本和社保基金都同源同构,都是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公共产品,都是促进社会稳定和公平的重要措施,二者的结缘,有可能性,也有必要性。

当然,划转进社保基金的这部分股权也会有三年的禁售期等限制,且在“分红为主,运作为辅”的总基调下,这部分股权也不大可能到期出售套现,但红利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根据今年年初财政部的数字,2018年,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达33877.7亿元。按2018年实际分红率16.1%来做个极为粗放的估算,10%的红利规模约为542亿元。

而社保基金理事会2018年度报告披露的数据显示,2018年,财政性拨入全国社保基金资金为5

73

.77亿元。红利规模略小于财政拨款,但相差不大。而且2020年国企的分红率试图提升至30%。

更关键的是,

这项制度给充实社保资金、增加养老体系弹性,给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

Interactive Topic

互动话题

你觉得需要多少钱才够养老?

关 于 本 文

作者:梁坤

来源:商界(ID:shangjie

xi

nmeiti)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创平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致力为读者提供精彩、深度、有料的商业财经内容

为企业提供全媒体品牌策划、内容创作、推广传播

Hi,U can also follow us

编辑 | 盖盖

出品 | 商界传媒内容编辑部

测量仪器上海

自动测量仪器

影象测量仪

光学测量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