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名园清晖园要“活化”了先把园区外围容貌修整下

岭南四大名园之一的清晖园怎么修复、活化,一直备受顺德人关注。7日,记者从顺德区大良街道获悉,目前清晖园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工程即将在局部启动,目前清晖路提升改造工程、果栏路升级改造工程正在公示施工方,预计后续工程即将启动,预计外围多个工程耗资将超160万。

园区外围多个工程耗资超160万

集古代建筑、园林、雕刻、诗书、灰雕等艺术于一身的清晖园,被列为岭南四大名园之一,是顺德文化杰出代表。

今年1月8日召开的顺德区第十三届党代会第三次会议提出,要加快研究推进清晖园片区整体提升。7月30日举行的顺德区委十三届五次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加快推进清晖园历史文化街区等项目的规划设计。

此次大良街道根据相关规划,对清晖园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修复工程。首先此次公示的佛山市顺德区金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673596.02元的投标价,成为“清晖路提升改造工程”中标候选人,该工程北起清晖路与凤山中路交汇处,南至清晖路与鉴海路交汇处,全长约1000米。施工内容包括清晖园门前沥青修复路面、清晖园门前新建人行道路面、宜新电器门前新建路面、零星修复人行道路面等工程。

另外一个公示的是佛山市顺德区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529037.59元的投标价,成为“果栏路升级改造工程—外墙装饰部分”中标候选人,该项目针对果栏路户外翻新,建筑外墙铲除外立面层新喷石漆(各色)、拆除、新造拉丝不锈钢边框铝塑板招牌(选色)、拆除新造铝合金玻璃窗等有关工作。

如果算上近期也要推进的华盖山栈道防火绿化及雾化加湿工程(预计耗资41万),整个清晖园历史文化街区此次“活化”工程投入超过160万元。

清晖园街区“活化”拒绝大拆大建

近日佛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陪同清晖园主人龙氏后裔、香港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前院长龙炳颐到清晖园周边片区调研。鉴于龙炳颐曾为澳门历史城区、开平碉楼与村落、马六甲海峡历史名城三处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及评审作出卓越贡献,郭文海希望龙炳颐能参与清晖园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工程。

对于清晖园所在地大良街道来说,该街道认为这一片区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在不破坏其价值的前提下,宝华巷片区结合毗邻的清晖园设立大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在锦岩山周边增加文化商业功能、在名扬里周边建设弘扬顺德传统美食文化的展示与体验空间等。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让“凤城”记忆能延续下去,大良街道提出把宝华巷改造成为能传承具有大良地方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打造集陈列、展示、体验为一体的公益性文化场所,使宝华巷片区成为大良的文化地标和展示传统文化的城市厅堂;同时,与清晖园结合形成岭南园林、建筑匠艺和传统手工艺的综合展示场所。尤其是宝华巷的精华部分将依旧保存下来,比如具有较好的建筑质量、体量、材质且与宝华巷片区传统历史风貌相协调的蓝田路一巷民居等共16栋建筑,改造为传统风貌建筑。

另外围绕清晖园周边区域改造,不得不提城市建筑高度问题。随着这一片区正在修建佛山地铁三号线,加之其仍属于顺德商业活动较为频繁区域,今后可能会吸引一些开发商来建高楼,或者当地居民会对旧楼进行加高整改。为此大良将根据相关保护规划中的建筑高度控制,针对未来城市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建筑超高影响城市整体风貌的情况,清晖园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内的新建建筑及对原有建筑进行改建、加建、重建时都应严格执行相关建筑高度控制要求。

清晖园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设想:

首先建立在保护的基础上,如对传统街巷中麻石铺地、街巷两侧建筑高度与立面材质等体现其传统历史文化价值的部分进行保护。在此基础上,大良旧城的传统格局和传统街巷被统一纳入到涉及大良旧城历史文化要素展示与利用的“古迹径”规划中,通过这一完整体系,串联起包括山体、水系、不可移动文物、历史遗迹在内的重要城市历史景观,并利用绿化设施、灯光设施、道路铺地等方式,增加历史城区的活力与吸引力。

【记者】尹辅华

【摄影】戴嘉信

【作者】 尹辅华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别墅门窗

隔热门窗

高档隔热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