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棣融媒讯 近日,无棣县西门里王《王氏族谱》被中国国家图书馆典藏。《王氏族谱》于2018年三月开始编纂,2021年十月由(北京)线装书局出版发行,是继1931年(中华民国二十年)全族统谱九十年后,王氏家族第八次修谱。《王氏族谱》全套七卷,一百余万字,经纬分明,支派清晰,彩印硬皮精装,含盖全国九十一处村居,先后被滨州市和滨州市无棣县、沾化区及河北海兴县等市(县区)档案馆、图书馆收藏。
2021年版无棣西门里王《王氏族谱》
明初,西门里王氏始祖王晟由河北迁安迁山东海丰。清末,该家族跻身无棣20家名门望族行列
无棣西门里王氏始祖王晟,直隶永平府迁安县榛子镇(今属河北唐山滦州市)人。明永乐二年(1404年),王晟奉诏,由妻子率二子先行由迁安迁居山东武定府海丰县(今山东滨州无棣县)县城西门里西北隅,为区别“南关王氏”“寺门前王”“枣园桥王”等其他王氏,称“西门里王”。
王晟有二子,即无棣西门里王氏第二世王有才、王有德。王有才为长支,居坊厢里,为“东派”;王有德为次支,居坊廓里,为“西派”。“东派”肇兴儒业,遂起家,由是藩相学博、刺史县令代代相继。“西派”渐落乡间,耕读为业,勤劳节俭。
王有才长子王相(三世),明正统年间恩贡,出任陕西扶风县知县,后调任湖广耒阳县知县。王有才因王相官,貤封文林郎、湖广耒阳县知县;次子王政(三世),庠生。王相育有三子,长子王叙、次子王敞、三子王孜。
王叙(四世),明成化年间岁贡,仕至河南彰德府教授,次子王杰(五世)仕至通州旧仓大使,封中宪大夫。王杰有三子,长子王诏;次子王诰,号海洲,明嘉靖年选贡,任直隶保定府通判,补陕西庆阳府,升庆阳府左长史,晋阶四品,封中宪大夫;三子王诗,明嘉靖年岁贡,仕至山西广昌县教谕。
王诏(六世)长子王颂,明吏员,仕至江苏六合县巡检。王诰(六世)次子王廪,号甲山,明万历年岁贡,仕至直隶高苑县训导;五子王应,号瀛山,明隆庆三年(1569年)恩选为贡生,任直隶平乡县知县,升陕西耀州知州,崇府左长史,晋阶四品。王诗(六世)长子王廉,号斗山,明万历元年(1573年)恩选,廷试第一名,任直隶任丘县训导,升香河县知县;次子王庆,明廪生。
2021年版无棣西门里王《王氏族谱·序》
王庆(七世)有个儿子王士熊,号渭水,明泰昌元年(1620年)恩贡。
王士熊(八世)次子王继善,字孕乾,在明末考取诸生,清初考取副贡。据县志、族谱记载,王继善“三中副车”“以乡贡终”。“副车”,即副榜贡生,副贡;“乡贡”,即三年举行一次的乡试。“三中副车”,就是说在王继善曾经于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康熙十一年(1672年)和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三次参加乡试中,都考取了副榜贡生的功名。“以乡贡终”,是说王继善一生,一边教书育人一边参加乡试考试,生命不息,乡试不止。
王继善(九世)在无棣县城,甘居陋室,土锉纸窗,一几一砚,四十年不离故处,以乡贡终其一生。王继善以教书为业,训课严而有法,无躐等之施,其门下士皆恭谨温顺,虽老大循循执弟子之礼,惟谨为敬。在王继善教授下,县城里一半以上的生员(秀才)都出自其门下,“南关王氏”王清、“海丰吴氏”吴自肃都是他的得意门生。后来,王清、吴自肃先后进士及第。王清以翰林官仕至吏部左侍郎,曾经连续三次担任会试总裁官和殿试读卷官,教习庶吉士,选拔、培养了很多人才。吴自肃仕至山西河东道布政使司参议加一级,诰授朝议大夫,晋赠荣禄大夫、刑部侍郎,崇祀江西、云南、山西三省名宦,被称为“东鲁名儒”“海岱儒宗”,他成为“海丰吴氏”第一个进士后,吴氏子孙纷纷以他为榜样,刺股悬梁,奋发读书,先后出了9名进士,有“进士世家”之美誉。再后来,王清、吴自肃带领各自家族跻身无棣名门望族行列。
无棣西门里王氏家族祖茔地茔图(2019年农历十月一日)
无棣西门里王氏家族祖茔碑记(2019年农历十月一日)
王继善有三个儿子、八个孙子、十一个曾孙,他有个玄孙叫王似贽(十三世),王似贽之子王受益,字又谦,号虚谷,廪生,性情淑慎,睦族笃友,接人宽,为教严。王受益有个堂兄弟叫王永基,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中举,是无棣西门里王氏第一位举人。
王受益(十四世)育有二子,长子王文楷,字槐村,岁贡,友爱兄弟,风雨连床,互相砥砺。论文讲艺,启迪后学,鼓舞不倦;次子王文棨,字柳庄,无棣西门里王氏唯一进士及第之人。
无棣西门里王氏第九世王继善与其晜孙第十五世王文棨成为无棣西门里王氏家族跻身无棣名门望族的领军人物。
中共滨州市委党史研究院(滨州市地方史志研究院)侯玉杰说,人们常说豪门,说家族,说名门望族,凡是被称作名门望族的,起码要符合以下三条:一是有著名人物,这是首要条件,没有领军人物的家族,无论如何称不上名门;二是辉煌时间要超过百年,在地方上要有持续的影响力;三是要有后代,要子孙繁盛,人丁兴旺。
按照侯玉杰所说,无棣县西门里王氏家族就是名副其实的无棣名门望族。
清宣统元年(1909年)左右,曾任无棣县儒学训导的无棣“海丰张氏”十五世孙张守宣(字致远,岁贡生,攻苦立学,笃老不缀,时称“宿儒”,讲论古今,文辞法律,当时学者奉为矩矱)编写了《海丰乡土志》,其中专列“氏族”一栏。按照当时张守宣的收录标准,无棣县共有名门望族20家,西门里王氏家族位列第六:“王氏,明洪武间,由迁安迁海丰。国朝顺治间,讳继善者,三中副车;同治间,讳文棨者,以进士官福建知府。传至今,二十二世。”
无棣西门里王家族集中居住区域分布地图
如今,无棣县西门里王氏家族一直延续,传至今已二十五世,人口三万余众,主要分布在山东无棣、沾化、阳信、庆云,河北海兴,东北三省以及徐州、天津、济南、杭州等地近百处村居。
西门里王氏定居无棣600年,世代耕读,俊才辈出,载志书列传者十数人
无棣县西门里王氏家族自第三世王相、王政起,“家传缥缃,世列胶庠”,人丁繁盛,名人辈出,名载清康熙九年(1670年)《海丰县志》、清宣统二年(1910年)《海丰乡土志钞存》、中华民国十四年(1925年)《无棣县志》等地方志书者多达数十人,有人物列传者十数人。
2021年版无棣西门里王《王氏族谱》(七卷本)
王杰,无棣西门里王氏第五世孙,王相嫡孙、王叙次子,仕至通州旧仓大使,西门里王氏家族第一个正四品“中宪大夫”。
中华民国十四年《无棣县志·人物志·文学》(1925年版)有其传:“王杰,由吏员,任通州旧仓大使。以礼解任归,筑别业,临月明湾,称“月湖先生”。著有诗稿,存于家。”
王廉,号斗山,无棣西门里王氏第七世,王杰嫡孙、王诗长子,明万历元年(1573年)恩贡,廷试第一名,仕至直隶香河县知县,是西门里王氏家族唯一入载清康熙版《海丰县志》之《人物列传》的族人。
《海丰县志·人物列传·宦达》(1670年版)有其传:“王公廉,号斗山,博学有文望。万历改元,膺恩选,廷试第一,出训任丘,端雅为多士式,列荐剡,陟香河令,莅政严明,洁己爱人。治邑三年,四民悦安。会大计入觐,公年尚状,遽引疾乞休。居乡敦行谊,廉隅自饬。所著诗及古文辞类,不存稿。优游林泉,与故旧为欢者,垂二十年,卒以寿终。”
无棣西门里王氏家族祖茔地考察(2018年8月19日)
王继善,字孕乾,无棣西门里王氏第十二世,恩贡王士熊次子,副贡,教书育人数十载,桃李满天下,成为西门里王氏崛起第一人。
《海丰乡土志钞存·耆旧·学问一·经史子集》(1910年手抄本)有其传:“王继善,字孕乾,自明季为诸生,历我朝,凡三中副车。教授里中,列胶庠者半出其门,如王少宰清、吴少参自肃皆其弟子。训课严而有法,门下士皆恂恂也。居恒土锉纸窗,一几一砚,四十余年不离故处。以乡贡终。”
王文楷,字槐村,无棣西门里王氏第十五世,廪生王受益长子,岁贡,品行纯厚。
《无棣县志·人物志·文学》(1925年版)有其传:“王文楷,字槐村。家传缥缃,世列胶庠。文楷幼年获隽,试辄列前茅,文名藉甚。笃行,友爱兄弟,风雨连床,互相砥砺。弟文棨成进士,得力于训诲者为多。论文讲艺,启迪后学,鼓舞不倦。书法亦为人所爱惜,以明经终。子延麟、延骠,皆庠生,有文名。”
王文棨,字柳庄,无棣西门里王氏第十五世,廪生王受益次子,西门里王氏家族唯一进士及第之人,仕至福建台北府知府,是西门里王氏跻身名门望族的重要人物。
《无棣县志·人物志·循良》(1925年版)有传:“王文棨,字柳庄,同治癸亥进士。以知县分发福建,署嘉义县,剿捕戴匪,悉平。改台防厅同知,招安生番,冒险入不测,番人罗拜听命,其出也,列炬夹道。补彰化县,有林文明者,虎而冠,所为多不法,控案重叠,抚宪委员并鞫之,立置于法,其党汹汹几为变,以防御严,事乃戢。调署噶玛兰通判,有惠政,去之后,为立生祠。提补邵武府同知,升台北府知府,未任卒。”
《王氏族谱》之《西派七世三良支卷》《大王柳堡分卷》等王氏谱书
王文棨,字柳庄,无棣西门里王氏第十五世,廪生王受益次子,西门里王氏家族唯一进士及第之人,仕至福建台北府知府,是西门里王氏跻身名门望族的重要人物。
《无棣县志·人物志·循良》(1925年版)有传:“王文棨,字柳庄,同治癸亥进士。以知县分发福建,署嘉义县,剿捕戴匪,悉平。改台防厅同知,招安生番,冒险入不测,番人罗拜听命,其出也,列炬夹道。补彰化县,有林文明者,虎而冠,所为多不法,控案重叠,抚宪委员并鞫之,立置于法,其党汹汹几为变,以防御严,事乃戢。调署噶玛兰通判,有惠政,去之后,为立生祠。提补邵武府同知,升台北府知府,未任卒。”
王延桂,字丹亭,无棣西门里王氏第十六世,王迪知之子,廪生,事亲至孝,时令果蔬亲未得食不敢食,亲殁数年不忍食肥甘。一日正衣冠,与子论守身之道,含笑而逝。
《无棣县志·人物志·孝义》(1925年版)有其传:“王延桂,字丹廷,廪生。为学掇拾汉唐经解,辨析古今文疑义奇字,积久累帙,以传授生徒,多获隽以去。课读之暇,趋子舍,承色笑,博膝下欢。与人接,嚬笑之微,亦出于天性。不予人欺,亦不知人有欺己者。”
王方谷,字书安,无棣西门里王氏第十六世,廪生王延桂族兄弟,岁贡,仕至山东昌邑县教谕,文武兼备。
《无棣县志·人物志·孝义》(1925年版)有其传:“王方谷,字书安。自幼攻苦力学,入庠,旋食饩,文名藉甚。横经三十年,益贯通载籍,列门墙者以百数。晚岁,以明经司铎昌邑。裁除学中陋规,勤于课士。会中日构衅,土匪乘间起,邑宰匿不以闻,方谷秘陈,大府札饬率诸生、绅董、团练御贼,邑以无事。升莱州府教授,未任卒,年七十三。子宝桂,供事守一,庠生,缙滋,任县知事。”
王戬谷,字竹屿,无棣西门里王氏第十六世,岁贡王方谷胞弟,优贡,仕至云南玉屏州知州,离任之际州人感其德为之立生祠。
《无棣县志·人物志·循良》(1925年版)有其传:“王戬谷,字竹屿,优贡生。以知县签分云南,署元谋县篆。岑毓英督滇黔军,剿捕苗匪,致幕中。事平,蒙首荐,补石屏知州。境内山水暴发,腴田恒为泽国,乃相视高下,决南屏山麓,导入河,自是,无水患。州人感德,为之立生祠。勘量淤田,讼案山积,日坐堂皇,悉心剖判,讼者称平。修葺玉屏书院,延名宿主讲席,月有甄录,优给膏奖,人文日进。以疾卒于官,囊无寸储,绅民捐助,始得舆榇东归,号泣送者以千数。日记:距州城三里,有龙泉书院,在乾阳山麓,以泉得名,有租一百八十石。咸丰初,州人朱丹木先生抚陕归,捐资修建玉屏书院,亦置租百数十石。予以龙泉书院之毁于兵燹也,将租谷并于一,并将丈量案内,清出无出田地,归书院起租,统计岁收四百余石。又蒙自锡课项下,划拨临安八属生童膏火,石屏岁得二百金。与该绅定议优列膏奖,每月官课二次,并延请名宿主讲席。予于此举煞费经营。”
王文棨,台北府首任知府,敢于美国海军陆战队抗衡,洋夷蓄谋已久的侵台诡计遂破灭
清光绪元年(1875年),清政府建立福建省台北府,统管台湾行政,首任知府即为王文棨。
王文棨,字柳庄,无棣西门里王氏第十五世,清同治元年(1862年)中举,同治二年(1863年)恩科第三甲第四名进士,即补福建惠安县知县,次年奉檄赴台湾,历任台湾嘉义县知县、台湾彰化县知县、台湾府海防兼南路理番同知、以同知衔回署台湾嘉义县知县、台湾府抚民理番海防粮捕通判、福建邵军府同知、台北府知府(末任而殁)等职,台湾史志文献多有记载。王文棨一生先后在台湾任职十余年,忠君爱民,文韬武略,清正廉明,肃清积案,案多平反,裁抑豪门,剪除民害,颇有政声,台湾史志文献多有记载。
《台湾通志?列传?政绩?王文棨》
《台湾通志?列传?政绩》记载:“王文棨,字柳庄,山东海丰人,进士,即用知县,补福建惠安县。同治三年,奉檄来台湾,署嘉义、彰化知县、台防同知,皆有政声。土豪有为民害者,剪除之。”
“土豪有为民害者,剪除之”,指的就是王文棨剿捕震动清朝廷的“戴潮春事件”余党之事。“土豪”即戴潮春,彰化四张犁庄(今台中市北屯区)人,原籍福建漳州龙溪县,因身为地主,家巨富,世为北协署稿书官职,曾代训乡勇以遏止当地盗匪,私立“天地会”,自封“东王”又称“大元帅”,控制了台湾中部与北台湾部分区域,成为与清政府对抗的“独立王国”,后被官府处决。“戴潮春事件”是清代台湾“三大民变”之一,也是时间最久者,自清同治元年(1862年)起事至清同治四年(1865年)平定,共历时四年余。
清咸丰十四年(1864年),王文棨由福建调署台湾时,正好赶上平息“戴案”会党余部战事。于是,王文棨尽心尽力协助清廷水师提督曾元福、台湾兵备道丁曰健带兵分路进剿“戴案”匪党,或悬赏购拿、或亲临剿捕,陆续搜获“戴案”匪党吕日安、吕大哮等逸犯,为剿捕、肃清“戴潮春事件”余党立下汗马功劳,“同知衔署嘉义县知县即用知县王文棨该员到任后,节次搜捕逸犯吕日安等多名;嗣因漏逆张阿乖窜至东势坑抢掳,带勇会捕,格毙逆首张阿乖,擒获匪党二十余名,实属最为出力。”(《治台必告录·会奏妥筹善后折》)
“戴潮春事件”文物
王文棨在平乱“戴潮春事件”事件中战功卓著,时为台湾兵备道的丁曰健向朝廷奏请推荐王文棨今后可以“同知”衔回大陆福建任职,“拟请补缺后,(王文棨)以同知留闽补用。”(《治台必告录·会奏妥筹善后折》)
王文棨任台湾府海防兼南路理番同知期间,在处置美国商船失事涉外案件时,有勇有谋,不卑不亢,以武力威慑了不可一世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美国人蓄谋已久的侵台诡计遂破灭。
三桅帆船
清同冶六年(1867年)二月初七日(3月12日),美国三桅帆船“罗妹”(The Rover)号自广东汕头开往山东牛庄途中因遇台风迷失方向,在台湾南部海域七星岩触礁沉没,船长亨特(J. W. Hunt)夫妇和十四名船员登上小艇逃生,在台湾岛南部门户——琅峤地区(今台湾恒春半岛)从傀儡山之龟仔角鼻山登陆。由于他们没有进行任何联系就擅自侵入,猝遇生番(当地原住民——高山族、平埔族等)阻击,亨特夫妇等人被戕害。驻安平英国领事贾禄(Carrol)通过驻北京英公使向美国公使蒲安臣(Burlingame)告知此事后,并命泊于安平的英舰“柯尔摩兰”于26日抵达龟仔角,又遭台湾原住民之箭射,英舰不敢深入进攻,以舰炮猛轰丛林。6月19日,美国政府命令海军少将培尔(R.A.Bell)率“哈特福”号和“窝明”号二舰,载181名美军海军陆战队官兵,从傀儡山登陆,先开炮,后进军,企图趁机侵占台湾。生番埋伏在深山丛林中,将美军引诱上山,从后面包抄,以飞标掷石及毒箭鸟枪发动攻击。美军在山路崎岖、地理险阻之下,进退维谷,伤亡惨重,指挥作战的副舰长麦肯基上校(A. S. Mackenzie)被当场击毙,其余美军侵略者不得不逃到军舰上,仓皇潜逃。美军战败后遂向清政府交涉,并声言回国添兵,秋冬之间,再来剿办。分巡台湾兵备道向驻厦门美国领事李仙得(Charles W. Le Gendre)照会:“清国即派文武大员究办,不必劳客军,如欲观察,可乘本国轮船来临。”并下令台湾总兵刘简青、台湾府海防兼南路理番同知王文棨领兵前往琅峤地区,处置此案,“并飞檄前台湾镇曾辑五总戎元福、台防同知王柳庄(王文棨字柳庄)司马文棨遴调屯兵,外示军威,密函嘱以善抚各番,相机办理……”(《东瀛识略·卷六》)
李仙得《台湾纪行》
琅峤地区隶属台湾府,该地尽系生番,鲜食茹血,蒙头露目,手执寸铁,伏林莽以伺人,赛髑髅而称杰。王文棨历署嘉义、彰化知县、海防同知,他与生番相处融洽,深得民心,“暨查有前署台湾镇总兵曾元福于该处情形最为熟悉,委署台防同知王文棨前在嘉义任内深得民心,檄派令随该镇道相机妥筹,务将滋事之凶番,缉获惩治,一面查起被害洋人尸身交领,以仰副圣朝柔服远人之至意。御批:该衙门知道。”(《清代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卷五十》)
王文棨在美国人尚未深悉番情地势的情况,迅速调屯兵对美国人以示军威,使其无所施其狡计。同时,深入琅峤地区18个番社,“善抚各番”“阐扬德化”“优加犒赏”“相机妥筹”……各社生番经王文棨抚谕之后,仰怵圣主恩威,均各相率来见。莫不以手加额,喜出望外。至此,生番民心得以安抚。
王文棨妥善处置完美国“罗妹”号商船失事的涉外案件后不久,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以“同知”衔回署嘉义县知县。清同治九年(1870年),升任台湾府抚民理番海防粮捕通判。在噶玛兰(即今台湾宜兰,是为高山族人聚居地)任职五年期间,王文棨倡学重教,抚民理番,肃反积案,为民敬仰。离任后,当地少数民族设立祠堂纪念他。为活着的人建立祠庙,加以奉祀,以颂其功德,这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事情。“王文棨,同治九年署噶玛兰通判,力去积弊,案多平反。去任,兰人设位,祀于文昌宫左。”(《台湾通志?列传?政绩》。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经台湾兵备道丁曰健推荐,王文棨以“同知”衔回大陆福建任职,准补福建省邵武府同知。
清光绪元年(1875年),清政府建立台北府(隶属福建省,领淡水、新竹、宜兰三县和基隆一厅,治所位于今台北市中山堂附近),统管台湾行政。因王文棨在台十载,足迹遍布台湾,参与了台湾的开发和治理,对台事务熟悉,为民慧政,多有政绩,故被清政府任命为台北府首任知府。令人惋惜的是,王文棨怀揣刚刚登基的光绪帝“圣旨”由福建赴台北途中,不幸染疾,病逝他乡。
《无棣县志·人物志·循良·王文棨》(1925年版)
王文棨赴台北府知府任上殁的消息上报京城后,光绪帝甚为痛惜,对其家眷多有抚慰。王文棨病逝后第三年,也就是清光绪四年(1878年),台北府正式开府。开府当年和第二年,清政府先后任命向熹、林达泉为知府,但向熹并未到任,林达泉时为台湾知府试署台北,因积劳弃世于任上。真正到台北府就任正式知府的是清光绪五年(1879年) 闰三月任命的陈星聚,故史称陈星聚为台北首任知府。尽管如此,王文棨名义上还是第一任台北府知府。
清光绪九年(1883年),法军向驻守越南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中法战争爆发。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后,清政府鉴于台湾在国防上的重要地位,决定在台湾正式建立行省,刘铭传为台湾省第一任巡抚。
王文棨膝下育有三子,长子王延骏,号伯柳,盐场大使。次子王延骅,号仲柳,太学生。三子王延骐,号叔柳,附贡生。
1931年西门里王氏族人石印统谱,2021年第八次修谱修成《王氏族谱》,2023年被中国国家图书馆典藏
据2021年版无棣西门里王《王氏族谱》副主编王树国介绍,2021年公开出版发行的无棣西门里王《王氏族谱》,是继1931年全族统谱九十年后,王氏家族的第八次修谱。
2021年版无棣西门里王《王氏族谱》副主编王树国
王树国,无棣西门里王氏第二十世孙,1949年出生于无棣县柳堡镇大王柳堡村,1970年参加工作,2009年退休,从事教育工作40年,小学高级教师。王树国热爱家谱、族谱的编撰受其父亲影响,他父亲王希皋(离休教师)曾于1963年手写完成大王柳堡王氏家族《谱草》。1997年1月,时任柳堡乡教委主任的王树国主笔出版了《王氏族谱》之《大王柳堡分卷》。2017年1月,王树国主编了《王氏家谱》之《大王柳堡支谱》。
王树国任《无棣西门里王氏族谱·大王柳堡分卷》主办、主笔(1997年农历正月初八日)
《无棣西门里王氏族谱》之《大王柳堡分卷》
王树国说,无棣西门里王氏历代族人重视族谱的编纂,累世增修,绵延不紊,大规模编纂就达八次。
谱为一族脉系,牒为族之渊源。无棣西门里王氏第七世孙王颂,仕至明朝江苏六合县巡检,他是西门里王氏家族族谱撰修第一人,藏存了家族八十年的牒稿。后,王颂将牒稿传给其堂侄八世孙王士蛟(号光斗,庠生),王士蛟以牒稿为蓝本,编为一帙,首创《东派族谱》。
到了西门里王氏第十世孙王煜,他与儿子王立业(医官)两世相承,专心修谱,遍访乡间,广搜博采,将西门里王氏西派族人知者叙之、不知者阙之,编次成帙。后,王立业参考族曾祖王士蛟所编纂的《东派族谱》,自第九世孙叙起,历历分清,易名曰《王氏全谱》。
王立业族侄西门里王氏第十二世孙王庭蓉(号锦城,增生),仿欧苏“五世一祧”图表体例,亲至祖居,定经图、详纬编、正舛讹、分支派,经纬分明,支派清晰,终身心力尽寄《王氏全谱》的编纂。另有十二世孙王谟(庠生),为修谱不遗余力。
西门里王氏第十四世孙王山华(庠生),以王金西(第十七世孙)、王钿(第十五世)相助,遍访全族,不辞辛劳,完善体例,兼画茔图,使得《王氏全谱》纳容博览。
到了中华民国二十年(1931年),西门里王氏第十八世孙王鸿恩倡导修谱。王鸿恩,北洋武备学堂毕业,陆军中将上将衔,秩威将军,历任京师军政执法处副官、陕西陆军第四营营副,民国陆军第十五混成旅二团三营营长、一团团长,改编陕西陆军第三旅旅长,陕南、川北边防司令,第二十二混成旅旅长,国民党二十七军、二十六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第二届政协委员,国家林业部人事司副司长。
《王氏族谱》一九三一年十卷本
在王鸿恩修谱的倡导下,其族叔西门里王氏第十七世孙王树勋(附贡)、王宝珊(附贡)、王宝洪、王宝璜(山东邮务局二等邮务佐)等主导办理,他们骑着小毛驴遍访全族,每到一地,登记资料,收取捐款,于中华民国二十年(1931年)12月在槐荫堂编辑排版,无棣县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石印部石印成卷《王氏族谱》(十卷本),留下了宗系清晰、牒记详实的家族史典。
《王氏族谱》一九三一年十卷本封面及封二
追本溯源,先祖昭彰。2018年,无棣西门里王《王氏族谱》进行第八次编纂,是年3月25日,召开全族续谱发动大会,会议推选出《王氏族谱》编修委组成人员:主任王建海(十九世)、副主任王凤元(十九世)、王文章(二十一世),主编王丕章(二十世)、副主编王树国(二十世)、王树福(二十一世),执行主编王文章(二十一世)。
西门里王氏族谱合谱第一次代表合影(2018年3月25日)
无棣西门里王氏家族祖茔地考察暨总续谱工作推进会(2018年8月19日)
王树国说,盛世修志,家兴修谱。修谱可使族人知本识源,理清族脉,修谱旨在传家风,继良训,明亲睦,别长幼。《王氏族谱》本次修谱先由滨州市沾化区票家村第十九世孙王建海、第二十世孙王丕章、第二十一世孙王树福等族人发起倡议,全族近百村居,欢欣鼓舞,一呼百应。幸得族人不懈努力,才得承修永实,方能合谱成体,继历次修谱之大成。
王树国在查阅《无棣西门里王氏族谱》
无棣西门里王《王氏族谱》编纂历时三年,于2021年10月出版发行,全套分为《综合卷》《东派经图》《西派经图》《东派纬编(一)》《东派纬编(二)》《西派纬编(一)》《西派纬编(二)》七卷,118.7万字,本次修谱继承1931年版本《王氏族谱》的完整体例,经图、纬编部分仍按长子长孙为首位的次序排列。为使本部族谱修得更加明细完善,对1931年版老谱组织结构进行了分解整合,设综合卷和大宗支独立卷,宗支卷的主体是经编世系图和纬编牒记,该版式完全符合王氏家族庞大的人口群体和繁多支脉体系的整体要求,对后世续修奠定了便捷的依据基础。
无棣西门里王《王氏族谱》(2021年版)
2021年版无棣西门里王《王氏族谱》主编、无棣西门里王氏第二十世孙王丕章在无棣西门里王《王氏族谱》之《后记》云:“谱也,一家之典籍。犹国家有史,史以记实事,谱以序昭穆;犹市县有志,方志记录风土沿革,谱则记录世系繁衍,家道传谕。此三者构成了中华历史文化大厦,缺一不可。我王氏一族,自晟祖迁居海丰(今无棣),历六百余年,现已繁衍愈三万口众的庞大家族体系,自三世相祖遂起家儒书,藩相学博、州府刺史、县令、教谕、中将代不乏人,而青衿学子不胜枚举。如今更是人才辈出,学硕博后逐年累增。概为以德立人,以孝齐家,以才治国,家教明德传承所致。”
2021年版无棣西门里王《王氏族谱》是经出版发行单位(北京)线装书局推荐报送,中国国家图书馆审核,收为藏存。
无棣县西门里王《王氏族谱》被中国国家图书馆典藏
中国国家图书馆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居世界国家图书馆第三位,馆藏文献三千余万册,其中特藏专藏家谱、地方志资料十二万六千余册(件)。
无棣西门里王《王氏族谱》能被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是无棣西门里王氏三万余族人的荣耀,也为世称“东省文明之区”“北海翰苑之府”无棣悠久丰厚的家谱文化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撰文:张海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