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 昌乐公安在行动】昌乐县公安局警务助理——冲锋战“疫”24小时

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有这么一群亲密战友,他们既不是“天使白”,又不是“警察蓝”;既没有“防护服”,也没有“护目镜”,却始终“疫”无反顾、默默坚守,却始终冒着风险、夙夜匪懈,用行动书写下一个个令人心动的故事。他们就是昌乐县公安局983名警务助理队伍。

- 逆行 -

时 间:16点30分

地 点:昌乐县宝都街道新昌社区

“这一片我熟悉,我这就去落实。”昌乐县宝都街道新昌社区爱伦堡网格警务助理李静在接到城关派出所的指派任务时,第一时间果断回复。她即刻戴上口罩,配合街道工作人员对重点疫区来昌人员开展挨家挨户摸排,把每一户的实时情况都掌握上来,汇总上去。同时,她化身防控宣传小喇叭,走到哪宣传到哪,时刻提醒居民“居家自我隔离、禁止串门,勤洗手、勤消毒,戴口罩,布口罩不管用......”。

紧要关头,她主动放弃安守于家陪伴女儿的机会,主动投身疫情防控,积极采集数据、迅速核实信息、普及防范措施,用忙碌的身影温暖了这个乍暖还寒的时节。

- 守护 -

时 间:6点30分

地 点:昌乐县乔官镇乔东村

“我的村庄我站岗。”迎着朝阳,身着绿色反光背心、佩戴防疫口罩的警务助理冯爱群准时整装出现在村口,小板凳一放,小桌子一拉,“外来人员禁止入内”的牌子一摆,与村干部一道,开始了新一天的值守。

由于昌乐县乔官镇乔东村位于镇区驻地,出入口的严守严控就更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在岗值守的他,很是倔强,一大早就喊上两嗓子“不管是谁,不许串门,不许走娘家,没有通行证车辆也一律不能进,老少爷们都自觉着点,为疫情防控作贡献。”一会儿,外来人员张某想要进村,冯爱群立即上前问明情况,在了解到张某是想看望自家二舅并且从话语里听出对疫情的严重性不大了解后,冯爱群便一边给其普及防疫知识,一边介绍防控措施,经过一番接地气的耐心劝说沟通,张某表示理解并自觉原路返回。像这样的事,几乎每天都有,但是没有一个外来人员从冯爱群的把守关口通行。

- 暖心 -

时 间:13点

地 点:昌乐县红河镇平原村

“兄弟们,抓点紧,过了晌午了。”看,昌乐县红河镇店子社区警务助理组长潘兆泉正领着伙计们一步步、一趟趟往返于满载物资的小货车与村里的每家每户门前,将一件件生活必须品送到每家每户。这一件件忙碌地单薄黄马甲成了这个季节红河百姓心中最贴心的小棉袄。

“所长,向您请示,我们16个警务助理商量着以后社区内所有村庄的物资运送由我们负责,统一运到需要物资的村户,避免大家集中领取时交叉感染。”2月8日一大早,潘兆泉的一条短信过后,警务助理们“疫”无反顾承担起生活物资配送任务,配齐防护用品,进出时车上、身上实时消毒,每天配送1次,他们就这样当起了老百姓的义务送货员。截至目前,他们已累计为4000余户配送各类物资13000余件,用实际行动温暖了百姓心田。

- 坚守 -

时 间:24点46分

地 点:昌乐县鄌郚镇王家庙村

“我是退伍军人,让我来值夜班吧。”已经半夜了,昌乐县鄌郚镇王家庙村已是一片寂静和漆黑,唯有偶尔传出的几声狗吠在夜空里回响,唯有村口的小帐篷亮着暖意。“儿子,这么晚了怎么还不睡,听话快睡吧,明天一早睁开眼就能看到老爸了……”坐在帐篷里的警务助理杜平,在恋恋不舍的与儿子挂断视频电话后,戴上口罩、拿起手电走出帐篷,开始在村内巡逻,喷洒消毒喷雾。

作为王家庙村的警务助理,他主动请缨夜晚当值,他说:“现在这种特殊时期,再深的夜也要有人严守住村口。”一床棉被、一件大衣、一个手电筒,陪伴着杜平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值守的夜晚。他用最美坚守将深夜点亮。

冯爱群、潘兆全、李静、杜平,他们仅仅是全县983名警务助理的一个缩影,还有太多身着马甲的警务助理,不计安危、不求回报,身处疫情防控最前线,牢牢钉在岗位,与全体防疫参战人员一道并肩作战,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隔音降噪门窗

隔热隔音门窗品牌

隔热门窗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