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也是九旬妈妈生前追求的生活。妈妈一说起失能后的幸福,就竖起大拇指称赞和平区委、区政府的各项便民措施,尤其是顶呱呱的“居家养老”服务。
妈妈大半辈子居住在和平区。说起和平区的特点,她如数家珍:和平区不仅是天津市政治、商贸、金融、教育、医疗卫生中心,也是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首批试点单位。在过去的日子里,和平区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拓展服务内容,为老人提供贴心的多元化服务。妈妈边说边取出“居家养老”服务卡,一张卡使妈妈成为幸福的失能老人。幸福来自妈妈享受和平区试点“居家养老”服务的亲身体验。暮年的妈妈先是患了痛风病,双手、双足的关节长满痛风结石,变形的关节不仅疼痛难忍也使她无法行走,继而患了心衰、肾衰导致她生活不能自理,洗衣做饭、收拾屋子、剪发、修脚、看病都成了难事。一生爱干净、爱漂亮的妈妈因失能没有了往日风采,流露出厌世情绪。为了安慰妈妈,我学着给她剪发、修脚趾甲、洗澡,但常因技术不过关而内疚。和平区推出的“居家养老”服务让失能的妈妈生活大变样。每月15日服务员罗姐准时入户为妈妈剪发。剪发时她还常与妈妈打趣:“汤奶奶,您是越活越年轻,天热剪个短发吧!”妈妈听了笑容像秋菊绽放。每月17日,服务员马姐入户,洗脚、泡脚、修脚一气呵成,让妈妈享受生活的舒适。服务员李姐每周入户2次,给妈妈洗头、洗澡。给失能老人洗澡是力气活更是技术活。妈妈不能站立,躺在床上需要分段洗。服务员李姐耐心而细致的给妈妈擦洗,再帮助妈妈穿上干净衣服。感动的妈妈连声说着“谢谢”。居家养老服务员们周到的服务、温暖的话语温暖着失能的妈妈。妈妈病危住院后,李姐和罗姐也常到病房给妈妈剪发、洗澡直至出院。除了剪发、洗澡,负责住宅清洁的师傅每月也会准时入户,给妈妈打扫室内卫生、擦洗抽油烟机、擦洗玻璃、门窗。窗明几净的居住环境让卧床的妈妈心情愉悦,她透过玻璃窗看到花园里的绿树、看到蓝天白云,看到喜鹊登枝,心情好了,病痛也减轻了许多。和平区“居家养老”服务,想失能老人所想,急失能老人所急。妈妈的衣服和被褥脏了,洗浴中心的提师傅接到电话就上门取走,拆洗熨烫干净了再送回来。躺在整洁的被褥里,穿上干净的衣服,妈妈感动地多次落泪。她常对探望的亲友们说:“住在和平区,享受政府买单的居家养老服务,是我晚年最大的幸福!”失能是妈妈的不幸,遇上和平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由初期的35项增至70项,是妈妈晚年的幸福。例如2016年7月,和平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给全区2000户老人家的应急呼叫器免费升级为“居家卫士”。“居家卫士”包括主机可以通话、一键报警器、红外人体感知报警器、感烟报警器、可燃气体报警器。这些先进的设备能随时发现老人家中的异常情况,避免老人出现意外而失去抢救的机会。一次,妈妈睡觉时不小心碰响了红色呼救按钮,获得信息的和平区呼救中心立即与我联系。找到原因解除警报后,工作人员才放心。他们不是老人的儿女,却用心做了儿女想做却做不到的24小时监护,彰显了和平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智能化、实用性、安全性。这些年,妈妈和像妈妈一样的老人受益于和平区“居家养老”服务。这件事具体体现了我党自成立至今,历经百年浴血奋战“不忘初心”,自觉地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为人类做贡献的理想信念。无论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还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行改革开放,都是为了使中国人民过得幸福。幸福,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和平区“居家养老”服务使失能的妈妈感受到党的温暖,感受到爱。在生命弥留之际,九旬妈妈的微弱目光久久地看向“居家卫士”上的红色按钮……那一刻,我泪眼婆娑。我与妈妈的目光交织在“居家卫士”的红色急救按钮上,感觉它越变越大,越来越红,光芒四射地普照神州大地。
作者简介:李军,女,笔名思萌,1952年生于天津。中共党员、执业医师、心理咨询师, 自1970年从医至今。自幼喜爱文学,曾任《天津日报》《今晚报》《中老年时报》等媒体“情感热线和心理导航”专栏主持人,是和平作协、天津散文研究会、天津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在全国、省市征文中获奖多次。曾获天津市第七届“科技传播之星”等荣誉称号。